兴文:方竹笋迎来大丰收 高效运输省时省力


连日来,在位于兴文县仙峰苗族乡的方竹产业园区里,采笋的村民们穿梭在竹林间,忙着采笋、剥笋、运笋,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方竹笋,笋质嫩肉厚、色美味鲜,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深受消费者喜爱。仙峰苗族乡因地制宜,大力做起“竹”文章,充分发挥专合社、大户带动作用,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带领群众发展方竹种植,实现增产增收。



“相关部门在政策和技术上给予了帮助,解决运输问题。”方竹种植大户陈文富介绍说。从2001年退耕还林起,陈文富就开始造竹,目前竹林面积上千亩,让他鼓起钱袋子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喜悦与成就感,更加坚定了种植方竹的信心。


为加大方竹产业的发展,兴文县相关部门按照相关管护技术对竹林进行管护,同时为提高采笋技术,延长鲜笋的保鲜时间,解决深山竹笋的运输难题。



走进方竹林,一条1000多米的“轻轨”引人注目,“山地小火车”通过这条“轻轨”只需10分钟,就能将500多斤的鲜笋轻松运送到公路上,成为运输方竹和竹林管护作业的好帮手,大大降低了护林、采笋的作业难度。


根据产业规划,仙峰苗族乡将走好转型之路,赋能乡村振兴, 建强基地作支撑,通过低效林改造、残次林更新造竹、配套灌溉设备等科学管护,打造2万亩方竹基地,5000亩方竹产业示范园,1000亩方竹丰产培育基地。


据悉,兴文方竹面积12.9万亩,其中仙峰苗族乡方竹资源最为集中,面积达8.9万亩。预计今年全县方竹产量1.6万吨,产值1.76亿元。兴文县方竹产业近年来发展成效显著,先后被评为“中国方竹之乡”“省级现代林业产业园区”“省级森林食品基地”等,兴文方竹笋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认定,有机产品认证等。



内容来丨四川新闻网
编辑丨杨弋戈
责任编辑丨向 阳
▲公共卫生公益广告

镇雄30万亩方竹笋喜获丰收



  镇雄县地处乌蒙山腹地,属温带季风气候,自古以来盛产方竹。眼下,当地的30万亩方竹迎来了丰收。


  仲秋时节,走进镇雄县杉树乡万亩连片方竹基地,密密麻麻的方竹笋在漫山遍野间拔节生长,笋农们正趁着晴好天气抓紧采笋。村民贺大林一家种了50亩竹子,今年30亩方竹笋全部进入丰产期,平均每亩可产笋1000多公斤。

镇雄县杉树乡细沙河村村民 贺大林

  我们一天有5个人采,一天有1千斤左右,拉在笋厂,(每天)有4千到5千元的收入,筇竹20亩可以采到3万来块钱,方竹采得到9万到10万,一年算下来也还是有12万到13万的收入。



  从山上采的笋剥了壳,第一时间卖到离基地不远的竹笋加工厂进行杀青、腌渍等,最大限度保持新鲜。几年前,镇雄县引进了大型竹产品深加工企业,就近收购当地竹笋,解决了竹笋保鲜和深加工等问题。

镇雄县黑颈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文斌

  我们今年的价格,刚刚开始采笋的时候我们收到了五块二(一斤),现在大量采笋,我们就是四块五左右(一斤),今年笋价普遍比去年上涨了三到五毛。



  火山村民小组共有42户人家,平均每家拥有数十亩竹林。在当地村民看来,上山打笋,就是把自己存在山里银行的钱取出来。2021年,火山村42户群众通过种植方竹获利达200多万元,竹子已经成为当地群众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镇雄县林草局正高级工程师 王宁

  目前全县的(鲜笋)收购量可能在2万吨左右,我们收购时长要50天左右,估计要到10月底或者11月初,整个收购量可能会超过5万吨。





  近年来,镇雄县严格按照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产业要求,全力推动“一县一业”培育发展,竹产业真正成为支撑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已有竹产业基地93.11万亩,投产面积32万亩,总产值9亿多元,产业共覆盖27个乡镇(街道)220个村(社区)62万农户。2021年11月,碗厂镇被农业农村部列进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今年3月,成功申报“中国赤水源方竹之乡”。


镇雄县林草局正高级工程师 王宁

  今年我们有5个加工厂正在落地,明年争取上面的项目再建3个粗加工厂,让老百姓能够就近采笋,就地销售,就地加工。






来源|镇雄融媒

审核|杨宇航

编辑|金昌文

平台联系方式|0870—2153979

习水:方竹笋迎采收 笋农笑开颜



“今年的笋子特别的好,我一个人一天可以采收500斤左右。”正在竹林内采笋的九龙街道大坝村村民陈德花笑呵呵地说道。



  一场秋雨一场寒。每年九月开始,我县各地的方竹笋便迎来了采摘季几场秋雨过后,方竹笋破土而出,竹林内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笋农们又开始忙碌起来,纷纷进山采收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到处是一片丰收景象。



  在九龙街道大坝村、桑木镇土河村等方竹笋种植基地内,笋农们一大早便背着背篓、带上麻袋穿梭在竹林间:抓住竹笋中部,左右摇晃,伴随着一声脆响后,竹笋便从底部折断,顺势丢进背篓。一根根鲜嫩的方竹笋就被带离了土地。



  “现在有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一季笋子采收下来能给我带来1.5万元的收入。”陈德花告诉记者。


  过去大坝村、土河村的笋农们都是“靠山吃山”,方竹笋缺乏管理,产量极低,加上没有销售渠道,这让笋农们的收益大打折扣,2019年,两村引进习水县洪献竹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公司科学管理及稳定的销售渠道,这让方竹笋产业在当地又重新焕发生机。



  方竹笋质嫩肉厚,色美味鲜,出自大山之中,堪称山珍佳肴,加上当地优质的土壤结构和自然环境,让方竹笋市场一度供不应求,也给笋农们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全媒体记者:谢永恒



总监审/罗 智
总编辑/向小东
审 核/何潇迪
本期编辑/杨小明
投稿邮箱/xsdstxwgj@163.com
@习水县融媒体中心
@习水县广播电视台


雷山县纯野生方竹笋喜丰收

  雷山县围绕竹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逐渐形成了“提升一产、主攻二产、发展三产”的方竹产业发展新格局。

雷山县围绕竹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逐渐形成了“提升一产、主攻二产、发展三产”的方竹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雷公山海拔1600米的高山上,坚韧挺拔、绵延起伏的方竹林宛如一道道绿色屏障,方竹林里,一根根方竹笋破土而出,当地笋农背着大背篼,忙着采收方竹笋。雷公山上的方竹是全县方竹面积最大的地方,方竹笋生长在高山上,笋农都是肩挑背驮到马路边,就有大量的收购商在此等待收购。

目前,雷山现有方竹10.55万亩,当地笋农每天采笋可收入200元左右,预计今年产量约5000吨,综合产值2500万元左右,促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在雷公山海拔1600米的高山上,坚韧挺拔、绵延起伏的方竹林宛如一道道绿色屏障,方竹林里,一根根方竹笋破土而出,当地笋农背着大背篼,忙着采收方竹笋。雷公山上的方竹是全县方竹面积最大的地方,方竹笋生长在高山上,笋农都是肩挑背驮到马路边,就有大量的收购商在此等待收购。

  目前,雷山现有方竹10.55万亩,当地笋农每天采笋可收入200元左右,预计今年产量约5000吨,综合产值2500万元左右,促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雷山县林业局

图说|方竹笋新鲜上市


群众采收方竹笋。

时下,正是方竹笋采收季节。在桐梓县狮溪镇海拔1400多米的箐坝山上,成片的方竹连绵不断,竹农三五成群在竹林中采笋。这里出产的方竹笋肉厚鲜美,深受食客青睐,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近期,该县每天外销新鲜方竹笋2.5万公斤以上,方竹笋已成为部分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来源:贵州日报)



疫情防控“不松懈”,担保服务“不断档”,为农解忧“显担当”–贵州农担3300万元担保贷款精准浇灌遵义方竹笋产业发展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金秋时节的大娄山脉,是一望无际的方竹翠绿与笋尖溢出的浅浅馨香,100余万亩方竹与大娄山脉浑然天成,遵义市桐梓县因此享有“中国大娄山方竹之乡”的美誉。为做大做强“娄山方竹笋”金字品牌,桐梓县将县属国有企业娄山产投集团作为重点培育方竹的龙头企业,并指定桐之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全力实施特色品牌战略,推动方竹产品从“粗放型”向“精细化”加工转型。


     方竹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反馈到“为加快方竹‘一县一业’主导产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农户的方竹笋由我们合作社统一收购后销售给桐之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加工。我们收购农户竹笋时需支付现金,但我们合作社向桐之味公司供货后有一定账期,导致收购高峰期合作社资金周转较为困难”。为疏通方竹产业发展“中梗阻”,化解合作社资金筹措瓶颈,助力生态兼经济双重发展的优势产业高效发展,省农担公司遵义市运营中心协同中国银行遵义分行对桐梓方竹笋产业发展现状、供应链条、资金结付方式等进行深入调研,精准施策制定了桐梓方竹笋合作社贷款担保方案。





   方竹笋专业合作社集中收笋现场

 桐之味食品加工厂生产加工现场

      正值方竹笋收购时节,贵州突遇疫情侵袭,多地实施静默管控,如果不及时将竹笋采摘,会大幅降低竹笋产量和口感,这无疑使合作社在面临资金收购难题上雪上加霜。在得知这一紧急情况后,贵州农担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立即调整业务方案,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政策,从项目立项受理、资料补充、合同签订到担保贷款发放,全流程线上操作,在公司各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实现与客户零接触为12家方竹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担保贷款3300万元,有效解决了合作社资金周转“燃眉之急”。通过银行受托支付至农户,将合作社与笋农账期“从有变无”,笋农第一时间享受到发展成果,通过金融活水孕育产业发展新希望。 

  

      疫情以来,为积极响应金融服务政策,贵州农担打出低费率、高效率、优服务”组合拳”,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为加大受疫情影响在保企业纾困力度,出台了《省农担关于做好受疫情影响的在保客户的信贷担保服务的通知》等担保服务政策,急农之所急、忧农之所忧,主动开展新增、展期、续贷、延期等业务,开辟绿色通道,优化担保流程,实现应担尽担,确保疫情之下,金融支持“不打烊”,担保助力”不缺位”,为农服务“有担当”。  







悦享丰收季·喜迎二十大 | 昭通镇雄:“赤水源方竹之乡”30余万亩方竹笋喜获丰收

开栏的话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当第一缕秋风轻轻地拂过乌蒙大地,田野里、果园中奏响了收获的旋律。无论是星罗棋布的种植大棚,还是集中连片的产业基地,处处盈车嘉穗、瓜果飘香,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农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昭通各媒体平台推出“悦享丰收季 · 喜迎二十大”专栏,紧紧围绕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充分展示昭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乡村振兴取得的喜人变化。

仲秋时节,走进昭通市镇雄县杉树乡细沙河村万亩连片方竹基地,密密麻麻的方竹笋在漫山遍野间拔节生长。采笋、剥笋、装车……清晨天刚蒙蒙亮,笋农们就已经在竹林里穿梭忙碌起来了,他们要抓住晴好的天气把笋子采了卖到乡里的加工厂去。

细沙河村火山村民小组村民贺大林一家五口正在竹林里忙得不可开交。今年他家的30多亩方竹笋全部进入丰产期,平均每亩可产笋1000多公斤。贺大林介绍,方竹笋的采笋期在20天左右,因此,这10多天以来,每天除了吃饭,他们一家基本都是在山上,一天下来,可以采笋500多公斤。
“我们每年采两季笋,春天采筇竹,秋天采方竹。这两年笋子的行情在每斤四元到五元,我家20亩筇竹收入4万元钱,30亩方竹收入9万元左右,一年算下来,有13万元的收入。”贺大林一边将剥好的笋子装车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火山村民小组共有42户人家,平均每家拥有数十亩竹林。在当地村民看来,上山打笋,就是把自己存在山里银行的钱取出来。2021年,火山村的42户群众通过种植方竹获利达200余万元,竹子已成为当地群众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村民将采回来的竹笋剥壳后第一时间装车送到离基地不远的竹笋加工厂进行杀青、腌制等,最大限度保持新鲜。几年前,镇雄县引进了大型竹产品深加工企业镇雄县黑颈鹤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就近收购当地的竹笋,解决了竹笋保鲜和深加工等问题。

“今年,我们收购的竹笋价格普遍比去年上涨了一些。”镇雄县黑颈鹤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文彬说。

方竹笋因其竹节呈方形而得名,口感脆嫩鲜美,被誉为“笋中之王”“竹笋之冠”。镇雄县地处乌蒙山腹地,属温带季风气候,自古以来盛产方竹。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等条件,镇雄出产的方竹笋具有肉质丰厚,纤维细脆、口感好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用当地竹笋制作笋干、鲜笋、盐渍笋等数十种笋产品已经远销国外。

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导下,结合赤水河流域保护和产业发展促增收,镇雄县下“竹”功夫夯实产业基础,把发展竹产业明确为镇雄县今后一段时间内“一县一业”的主打产业,并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布局在“1+1+N”产业发展中的第一个“1”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支撑产业。全县严格按照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产业要求,全力推动“一县一业”,竹产业真正成为支撑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实现竹产业提档升级、量效齐增。

截至目前,镇雄县竹产业基地已达93.11万亩,投产面积32万亩,年产鲜笋6.34万吨,竹材产量8000吨,总产值9.079亿元,其中鲜笋产值6.34亿元,笋加工产值2.53亿元,竹材及其他产值0.23亿元,产业共覆盖27个乡(镇、街道)220个村(社区)62万户农户,带动人均增收1000余元。全县共有涉竹市场主体327家,与四川、浙江等地140余家企业建立竹笋收购机制。已建成竹笋加工厂4个,年加工能力2.5万吨。2021年11月,碗厂镇因方竹笋品质优良被农业农村部列入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今年3月,镇雄县成功获得“中国赤水源方竹之乡”称号。

镇雄美丽新农村。李东旭 摄
往期精选

悦享丰收季•喜迎二十大 | 新华社关注→威信猕猴桃硕果飘香

悦享丰收季·喜迎二十大 | 昭通车子坝:旱地里种出“金稻穗”

悦享丰收季•喜迎二十大 | 种好“甜咪嘻” 过上好日子

悦享丰收季·喜迎二十大丨昭通高原特色农业“跑”起来

来源丨@昭通日报 微信(ID:ztrbwx)丨云南网记者 谢毅 通讯员 赵燕军 申登朝 程洪 胡琼
编辑丨尹婕
编审丨谭光吉
值班领导丨吕翼

校对丨胡远松

投稿邮箱丨302626508@qq.com

广告咨询丨0870—3191969

@昭通日 信团队

【悦享丰收季·喜迎二十大】镇雄:“赤水源方竹之乡”30余万亩方竹笋喜获丰收

仲秋时节,走进昭通市镇雄县杉树乡细沙河村万亩连片方竹基地,密密麻麻的方竹笋在漫山遍野间拔节生长。采笋、剥笋、装车……清晨五六点,天刚蒙蒙亮,笋农们就已经在竹林里穿梭忙碌起来了,他们要抓住晴好的天气把笋子采了卖到乡里的加工厂去。

细沙河村火山村民小组村民贺大林一家五口正在竹林里忙得不可开交。今年他家的30多亩方竹笋全部进入丰产期,平均每亩可产笋1000多公斤。贺大林介绍,每年方竹笋的采笋期就在20天左右,因此,这十多天以来,从每天清晨五六点到晚上八九点,除了吃饭,他们一家基本都是在山上,一天下来,可以采笋500多公斤。
“我们每年采两季笋,春天采筇竹,秋天采方竹。这两年笋子的行情在每斤四元到五元,我家20亩筇竹收入三四万元钱,30亩方竹收入九万元左右,一年算下来,有十二三万元的收入。”贺大林一边将剥好的笋子装车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火山村民小组共有42户人家,平均每家拥有数十亩竹林。在当地村民看来,上山打笋,就是把自己存在山里银行的钱取出来。2021年,火山村的42户群众通过种植方竹获利达200余万元,竹子已成为当地群众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村民们从山上采的笋剥了壳,随后第一时间装车送到离基地不远的竹笋加工厂进行杀青、腌制等工序,最大限度保持新鲜。几年前,镇雄县引进了大型竹产品深加工企业镇雄县黑颈鹤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就近收购当地的竹笋,同时解决了竹笋保鲜和深加工等问题。

“今年,我们收购的竹笋价格一斤普遍比去年上涨了一些。”镇雄县黑颈鹤生物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孙文彬说。

方竹笋因其竹节呈方形而得名,口感脆嫩鲜美,被誉为“笋中之王”“竹笋之冠”。镇雄县地处乌蒙山腹地,属温带季风气候,自古以来盛产方竹。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等条件,镇雄出产的方竹笋具有肉质丰厚,纤维细脆、化渣、口感好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由当地方竹笋制作成的笋干、鲜笋、盐渍笋等数十种笋产品已经远销国外。

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导下,结合赤水河流域保护和产业发展促增收,镇雄县下“竹”功夫夯实产业基础,把发展竹产业明确为镇雄县今后一段时间内“一县一业”的主打产业,并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布局在“1+1+N”产业发展中的第一个“1”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支撑产业。全县严格按照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产业要求,全力推动“一县一业”,竹产业真正成为支撑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实现竹产业提档升级、量效齐增。

截至目前,镇雄县竹产业基地已达93.11万亩,投产面积32万亩,年产鲜笋6.34万吨,竹材产量8000吨,总产值9.079亿元,其中鲜笋产值6.34亿元,笋加工产值2.53亿元,竹材及其他产值0.23亿元。产业共覆盖27个乡镇(街道)220个村(社区)62万农户,带动人均增收1000余元。全县共有涉竹市场主体327家,与四川、浙江等地140余家企业建立竹笋收购机制。已建成竹笋加工厂4个,年加工能力2.5万吨。2021年11月,碗厂镇因方竹笋品质优良被农业农村部列入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今年3月,镇雄县成功获得“中国赤水源方竹之乡”称号。


来源|“微昭通”微信公众号

编辑|任厚道

校对|禇欣欣

编审|钱 旺

【悦享丰收季·喜迎二十大】|昭通镇雄:“赤水源方竹之乡”30余万亩方竹笋喜获丰收

仲秋时节,走进镇雄杉树乡细沙河村,万亩连片方竹基地,密密麻麻的方竹笋,在漫山遍野间拔节生长。

采笋、剥笋、装车……清晨五六点,天刚蒙蒙亮,笋农们就已经在竹林里穿梭忙碌起来了,他们要抓住晴好的天气,把笋子采了卖到乡里的加工厂去。

据细沙河村火山村民小组村民贺大林介绍,今年他家的30多亩方竹笋全部进入丰产期,平均每亩可产笋1000多公斤,每年方竹笋的采笋期就在20天左右,一天下来可以采笋500多公斤。

据贺大林介绍,每年采两季笋,春天采筇竹,秋天采方竹,这两年笋子的行情,在每斤四元到五元,20亩筇竹收入三四万元钱,30亩方竹收入九万元左右,一年算下来有十二三万元的收入。

火山村民小组共有42户人家,平均每家拥有数十亩竹林。在当地村民看来,上山打笋,就是把自己存在山里银行的钱取出来。2021年,火山村的42户群众通过种植方竹获利达200余万元,竹子已成为当地群众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村民们从山上采的笋剥了壳,随后第一时间装车,送到离基地不远的竹笋加工厂,进行杀青、腌制等工序,最大限度保持新鲜。

几年前,镇雄县引进了大型竹产品深加工企业,镇雄县黑颈鹤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就近收购当地的竹笋,同时解决了竹笋保鲜和深加工等问题。

“今年,我们收购的竹笋价格一斤普遍比去年上涨了三到五角。”镇雄县黑颈鹤生物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孙文彬说。

方竹笋因其竹节呈方形而得名,口感脆嫩鲜美,被誉为“笋中之王”“竹笋之冠”。镇雄县地处乌蒙山腹地,属温带季风气候,自古以来盛产方竹。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等条件,镇雄出产的方竹笋具有肉质丰厚,纤维细脆、化渣、口感好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由当地方竹笋制作成的笋干、鲜笋、盐渍笋等数十种笋产品已经远销欧美等国家。

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导下,结合赤水河流域保护和产业发展促增收,镇雄县下“竹”功夫夯实产业基础,把发展竹产业明确为镇雄县今后一段时间内“一县一业”的主打产业,并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布局在“1+1+N”产业发展中的第一个“1”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支撑产业。全县严格按照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产业要求,全力推动“一县一业”,竹产业真正成为支撑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实现竹产业提档升级、量效齐增。

截至目前,镇雄县竹产业基地已达93.11万亩,投产面积32万亩,年产鲜笋6.34万吨,竹材产量8000吨,总产值9.079亿元,其中鲜笋产值6.34亿元,笋加工产值2.53亿元,竹材及其它产值0.23亿元。产业共覆盖27个乡镇(街道)220个村(社区)62万农户,带动人均增收1000余元。全县共有涉竹市场主体327家,与四川、浙江等地140余家企业建立竹笋收购机制。已建成竹笋加工厂4个,年加工能力2.5万吨。2021年11月,碗厂镇因方竹笋品质优良被农业农村部列入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今年3月,镇雄县成功获得“中国赤水源方竹之乡”称号


悦享丰收季 · 喜迎二十大 | 昭通镇雄:“赤水源方竹之乡”30余万亩方竹笋喜获丰收

       
学习新思想    喜迎二十大

习近平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习近平2020年4月20日至23日在陕西考察时的讲话

县卫健局组织开展方舱医院应急队伍人员培训

仲秋时节
走进镇雄杉树乡细沙河村
万亩连片方竹基地
密密麻麻的方竹笋
在漫山遍野间拔节生长


采笋、剥笋、装车……
清晨五六点
天刚蒙蒙亮
笋农们就已经在竹林里穿梭忙碌起来了
他们要抓住晴好的天气
把笋子采了卖到乡里的加工厂去


据细沙河村火山村民小组
村民贺大林介绍
今年他家的30多亩方竹笋
全部进入丰产期
平均每亩可产笋1000多公斤
每年方竹笋的采笋期就在20天左右
一天下来
可以采笋500多公斤


据贺大林介绍
每年采两季笋
春天采筇竹
秋天采方竹
这两年笋子的行情
在每斤四元到五元
20亩筇竹收入三四万元钱
30亩方竹收入九万元左右
一年算下来
有十二三万元的收入


火山村民小组共有42户人家,平均每家拥有数十亩竹林。在当地村民看来,上山打笋,就是把自己存在山里银行的钱取出来。2021年,火山村的42户群众通过种植方竹获利达200余万元,竹子已成为当地群众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村民们从山上采的笋剥了壳
随后第一时间装车
送到离基地不远的竹笋加工厂
进行杀青、腌制等工序
最大限度保持新鲜


几年前
镇雄县引进了
大型竹产品深加工企业
镇雄县黑颈鹤
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就近收购当地的竹笋
同时解决了竹笋保鲜和深加工等问题


“今年,我们收购的竹笋价格一斤普遍比去年上涨了三到五角。”镇雄县黑颈鹤生物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孙文彬说。



方竹笋因其竹节呈方形而得名,口感脆嫩鲜美,被誉为“笋中之王”“竹笋之冠”。镇雄县地处乌蒙山腹地,属温带季风气候,自古以来盛产方竹。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等条件,镇雄出产的方竹笋具有肉质丰厚,纤维细脆、化渣、口感好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由当地方竹笋制作成的笋干、鲜笋、盐渍笋等数十种笋产品已经远销欧美等国家。



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导下,结合赤水河流域保护和产业发展促增收,镇雄县下“竹”功夫夯实产业基础,把发展竹产业明确为镇雄县今后一段时间内“一县一业”的主打产业,并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布局在“1+1+N”产业发展中的第一个“1”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支撑产业。全县严格按照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产业要求,全力推动“一县一业”,竹产业真正成为支撑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实现竹产业提档升级、量效齐增。




截至目前,镇雄县竹产业基地已达93.11万亩,投产面积32万亩,年产鲜笋6.34万吨,竹材产量8000吨,总产值9.079亿元,其中鲜笋产值6.34亿元,笋加工产值2.53亿元,竹材及其它产值0.23亿元。产业共覆盖27个乡镇(街道)220个村(社区)62万农户,带动人均增收1000余元。全县共有涉竹市场主体327家,与四川、浙江等地140余家企业建立竹笋收购机制。已建成竹笋加工厂4个,年加工能力2.5万吨。2021年11月,碗厂镇因方竹笋品质优良被农业农村部列入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今年3月,镇雄县成功获得“中国赤水源方竹之乡”称号。


来源|@云南日报

云报客户端记者:谢毅

云报客户端通讯员:赵燕军 申登朝 程洪 胡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