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在行动 | 方竹笋采收忙~多方协力抢收减损失!

每年八月下旬,金佛山高海拔地区的方竹笋进入采摘期,但今年受前段时间高温干旱发布的封山令影响,采摘时间延后。在红色森林火险解除后,当地政府组织笋农有序安全进山抢收方竹笋,多方协力最大限度减轻笋农损失。
头渡镇村民周先兵家里有350亩笋林,9月1日开始,他就组织了20多人的队伍抢收方竹笋。
当天上午还不到8点,周先兵和哥哥就已经把今天采好的第一批方竹笋运到了路边,等待装车。
由于错过了最佳采收期,部分竹笋生长期过长,所以为了最大限度挽回损失,笋农们也会忍痛截取一些过老笋的最嫩部分,能卖一点儿算一点。
周先兵告诉记者,他们既要采能销售的笋,也要采长老的笋,方竹笋是间插生长,老笋过密会破坏来年竹笋的生长,所以今年打笋的工程量很大。而且为了不破坏生态,他们还要把老笋拉到山下去丢弃。
谈及今年延迟采笋的损失,周先兵说:“今年天气确实非常干旱罕见,火险等级非常高。这十几天不能进山打笋,都是为了我们未来几十年可以打笋,大家都能理解。”
一直以来,采笋都是金佛山人的一条致富之道,他们采笋也垫林,他们靠山吃山也爱山护山。
在金佛山桥堂河坝笋棚,头渡镇方竹村党总支书记张承华正在检查“七个一”落实情况,这个采笋季,他是镇上的志愿者,每天都要到各个笋棚进行检查,一旦有不合规定的情况,他们就会进行上报,取消笋棚业主的采笋资格。
所谓“七个一”制度,就是所有进山采笋人员一律登记造册、签订一份森林防火承诺书、储备一吨以上消防用水、准备一组以上灭火器材、每人准备一套以上弯刀铁扫把等灭火工具、围绕笋棚开设一条隔离带、落实一名以上笋棚安全管理员,未落实“七个一”措施的不得开展采笋活动。
该笋棚安全员李传伦告诉记者,从9月1日进山以来,已经有志愿者、网格员来检查过多次了,对灭火器材的使用都是一对一地指导过,他们也在认真落实。
头渡镇供图
今年采笋季,头渡镇共设置登记卡点8个,安排村社干部、志愿者42人开展笋农登记、宣传、交通劝导等工作,补签《头渡镇森林防火安全承诺书》58份,发放《头渡镇进山采笋人员森林防火安全告知书》500余份,第一批购买灭火器500已发放到位。
头渡镇供图
跟往年一样,在这个方竹笋采笋季,中国邮政的“绿车”也赶到了金佛山。
在牵牛坪邮政生鲜方竹笋寄递点,快递员钟定明熟练地为笋农们的毛壳笋进行大包,这些新鲜采收的方竹笋几个小时后就将发往全国各地,重庆中心城区和四川等地的客户第二天就能收到。
“我们除了在寄递点收笋外,还会每天沿着笋棚依次收笋,笋农有订单也会提前跟我们联系,确保每天的订单都能及时运送出去。”钟定明介绍,采笋季这段时间,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早上6点多从城里出发,按发货量增派快递车,沿着金佛山南坡走一圈,赶在下午5点前将方竹笋全部发出。
笋农娄金兰告诉记者,从快递上山帮忙以来,销售方竹笋的渠道更加畅通了,也让更多市民能品尝到最新鲜的竹笋,大家都很满意。
不仅如此,在牵牛坪的一个笋棚前,“麻辣笑星”闷墩正在卖力直播,也有不少我区本土电商企业、网络红人通过淘宝、抖音等直播间进行直播销售,城区大部分餐厅也推出了方竹笋尝鲜菜式,让大家可以在选购、品尝新鲜的方竹笋。
截至9月2日,头渡镇有序组织1500多名笋农进山“抢笋”上千吨,力争最大限度将损失降到最低。预计白露后,笋农可按时进入14万亩的中低海拔区域采收方竹笋。
-END-
来源:南川发布
编辑:张瀚予 苏木 复羽
校对:谭杰
审核:张华洋